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,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5月8日、9日,实验小学开展了数学教学同课异构活动。由三年级组的董文娟、丁林两位老师为全校数学老师呈现了《长方形、正方形的面积计算》一课。
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层次清晰,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,引导学生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,深刻理解图形面积的本质内涵,经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,在逐层递进的活动中,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,让孩子完整经历了从操作—表象—抽象的模型建构过程。董文娟老师的课堂教学扎实有效,在操作中明晰每排个数、排数、总个数和长方形长、宽、面积的关系,层层递进,步步抽象,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。丁林老师的三个教学活动流畅清晰,环环相扣,重点让学生理解“为什么”,引导学生对长方形面积含义的理解从肤浅走向深入。
5月9日第三节课,全校数学老师围绕本次活动的研讨主题:“经历动手操作,构建数学模型”展开研讨。在两位老师简单陈述教学思路后,崔燕、孙艳、涂子华、刘璇、李梅主任、程金凤校长做了积极的发言,认为两位青年教师能够把握面积的本质——度量进行活动设计,各环节环环相扣,学生思维逐步提升。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,希望两位教师对于教材的宽度把握可适时扩展,拓宽学生的知识面。
最后,邱主任对本次活动作出指导和总结。她指出,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直观操作—空间想象----合情推理-----语言外化的渐进过程,这样才能上出有数学味道的课。同时,希望每一位年青老师抓住每一次上课、学习的机会,多学、多思,尽快成长起来。